2020年11月18日- 12月27日
喀啦喀啦山
三人創作聯展
高安柏、翁榛羚、張容瑄
展出地點:臺北書畫院
〈喀啦喀啦山〉源自於日本童話故事〈咔嚓咔嚓山〉(日語:かちかち山)。「咔嚓咔嚓」為故事中,善良的兔子為了放火燃燒壞狸貓,而使用打火石製造的聲響,當狸貓疑惑為何會有咔嚓咔嚓聲時,兔子則說明因為這座山叫咔嚓咔嚓山,所以會發出咔嚓咔嚓聲。本次展覽引用了此概念,創造出了喀啦喀啦山,三位藝術家一同到喀啦喀啦山進行遊走,並各自帶回山上不同的景色與體會,像是夜晚遊走在森林中,被寧靜的自然包覆,而獲得安定,亦或是直接把心和思想寄情於山林之中,暫時緩解對城市那漠然的焦慮,又或者遭遇陰影中一閃而過的魑魅魍魎,而感到恐懼。在山林探索過程所聽到的喀啦喀啦聲,藝術家由此聲響尋找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,並作為自身生命狀態的連結與詮釋。
上圖:翁榛羚 2018 地獄變相(一) 48X121cm 裱板
高安柏、翁榛羚、張容瑄
展出地點:臺北書畫院
〈喀啦喀啦山〉源自於日本童話故事〈咔嚓咔嚓山〉(日語:かちかち山)。「咔嚓咔嚓」為故事中,善良的兔子為了放火燃燒壞狸貓,而使用打火石製造的聲響,當狸貓疑惑為何會有咔嚓咔嚓聲時,兔子則說明因為這座山叫咔嚓咔嚓山,所以會發出咔嚓咔嚓聲。本次展覽引用了此概念,創造出了喀啦喀啦山,三位藝術家一同到喀啦喀啦山進行遊走,並各自帶回山上不同的景色與體會,像是夜晚遊走在森林中,被寧靜的自然包覆,而獲得安定,亦或是直接把心和思想寄情於山林之中,暫時緩解對城市那漠然的焦慮,又或者遭遇陰影中一閃而過的魑魅魍魎,而感到恐懼。在山林探索過程所聽到的喀啦喀啦聲,藝術家由此聲響尋找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,並作為自身生命狀態的連結與詮釋。
上圖:翁榛羚 2018 地獄變相(一) 48X121cm 裱板
-
高安柏簡介
-
翁榛羚簡介
-
張容瑄簡介
<
>
高安柏
1994 出生於台北
2019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交換學生 201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 20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就讀中 獲獎 2019張光賓獎學金 2018黃君璧先生美術獎學金 2016止止盦水墨獎學金 個展 2018「某天的修身養性」高安柏個展,綻堂文創空間,臺北,臺灣 聯展 2020「混血人-來一場野性的餐會」,好地下藝術空間,花蓮,臺灣 2019「四顆心的奉獻」,地下美術館,臺北,臺灣 2018「107年全國美術展」,國立臺灣美術館,臺中,臺灣 2017「2017新北市美展」,新北市藝文中心,新北,臺灣 2017「引力x引信x__」,地下美術館,臺北,臺灣 2017「2017藝術新聲」十一校聯展,大墩文化中心,臺中,臺灣 2017「水墨傳統・未來世代」水墨聯展,未來.傳統實驗基地,臺北,臺灣 2016「維於度」,地下美術館,臺北,臺灣 2016「睡美人與瞌睡蟲」高安柏/陳宜安 雙人展,南北畫廊,臺北,臺灣 2016「默默的 飛走吧」高安柏/孟陳恩 雙人展,南北畫廊,臺北,臺灣 2016「AnAn」安安 雙人展,八又二分之一空間,臺北,臺灣 |
-
高安柏創作論述
-
翁榛羚創作論述
-
張容瑄創作論述
<
>
因為從小對山岳的憧憬,使我認為山岳是一個巨大生命體,而有著一股龐大力量,因此相信山神的存在。兒時只能眺望遠處的高山百岳,長大後開始攀登山岳觀察大自然,試著感受大自然中每個角落的生命,拼湊出眼前山岳的真實面貌,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地方,例如在地洞中有如浪濤般的神奇溫泉、會噴發奇幻煙霧的挑硫古道、寸步難行無時無刻都在滑動的雪山碎石坡。透過實際登山,發現大自然本身有著許多如夢境般的超現實場景,我想試著讓這些奇妙的景色結合,轉化成為屬於我自己與眾不同的山系。台灣是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,在不到3.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光是海拔3,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就超過268座,我覺得這是非常夢幻的,就像看見成堆的寶物全部放在一座小島上那般興奮。
在創作中,我使用大量細碎的物件,細小的皴法、小草、碎石、樹木、飄逸的樹葉等,不斷的在寫生中融入自身感受。在這些細小的物件穿插中,利用雲煙分割來創造出不同的區塊,而這些區塊可能為不同的時空,像是迷宮一般,或許下一秒就發現自己走錯路了,也可能在其中遭遇陰影裡一閃而過的魑魅魍魎,而感到緊張恐懼。如此奇幻的感覺,來自自身登山而迷路的經驗,此時的雲煙結構也越趨複雜,從結界的意象逐漸被迷途所替代,如果說結界是沒有生命的,或是被動的,那麼雲煙相對富有生命性,並且會尋找獵物,此種感覺是在登山時,看見雲霧通過山林朝向自己而來所得到的經驗。
在本次展覽「喀啦喀啦山」,展出的作品為至今登山經驗所層疊出的創作,透過水墨山水畫流動與書寫的特性,找尋屬於我自己的山系,並體現水墨文化與台灣土地交融所產生的變異風景。而尋找的過程也成為內心中非常重要的心靈寄託,我認為「因為我相信那座山真實存在,並且等著我找到祂,所以必須去尋找」,如此信仰成為我的創作動力,而「喀啦喀啦山」作為本次展覽所創造出來的山脈,我將把我的山岳旅途呈現給各位觀者。
在本次展覽「喀啦喀啦山」,展出的作品為至今登山經驗所層疊出的創作,透過水墨山水畫流動與書寫的特性,找尋屬於我自己的山系,並體現水墨文化與台灣土地交融所產生的變異風景。而尋找的過程也成為內心中非常重要的心靈寄託,我認為「因為我相信那座山真實存在,並且等著我找到祂,所以必須去尋找」,如此信仰成為我的創作動力,而「喀啦喀啦山」作為本次展覽所創造出來的山脈,我將把我的山岳旅途呈現給各位觀者。
人群如同火燒般搖擺不定,上一秒艷麗的生長,下一秒再變為無數的灰塵,隨著空氣飄散。
在娑婆世界中,人性生於惡、煩惱、執念,迂迴於苦厄人世,造就永劫的缺憾與苦難,輪轉而生的情識雜亂匯聚,侵擾著人世卻也完滿人生,也就是如此動人但疼痛的世界,使此土眾生安忍於進行如同苦行般的輪迴而不肯出離。無緣社會,「緣」如同織網與空氣,形成地緣、血緣、社緣,而佛曰:「緣起緣滅,皆有定數。」苦苦掙扎、等待著回應的人生,與和其建構而生的世界織羅成為無緣的緣。 靈魂時常處在一種不斷差異化的分解和柔和,最終導向無定型的聚集,似乎完全錯位,正在興建緣的同時,緣的衰敗也同時開始,而身為人,依然企圖以通靈之姿,與世界對起緣的頻率。 「當肉身變為肉塊時,靈魂成為一種缺席。」 「我們所處的世上多的是無緣之緣。」 他們看似痛苦的扭曲著,樹枝不斷向外延伸,好像掙扎著,想拿到什麼,又或者是在求救著能有誰來幫幫忙,但選擇總是指向漠然淡忘,視而不見,我把心和思想寄情於山林之中,暫時緩解對城市那漠然的焦慮。 |
我以夜晚遊走在樹林裡,被自然包覆而獲得安定、寧靜感之生活經驗為創作出發點。
濛濛的霧氣灑在臉上、浸在肌膚上的抽象感知讓人著迷,我追求在畫面中擁有夜晚寧靜感、薄薄霧氣與空氣感,使畫面能讓人深吸一口新鮮空氣,並將現實中不可見的抽象感受保留下來。描繪的主題多以生活所見雜草叢生,繁雜交錯中、多卑劣的環境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空間呼吸與生長,我將自身投射在特定植物於自然之生長關係,畫面整體氛圍是寧靜、安定、舒適,而描繪的卻是被霧霾籠罩在地底下、不需要陽光的植物,依此為自身主觀性的內在延伸,在這樣的矛盾下往前,生活無不是有這樣的感覺,因為焦慮、害怕,躊躇不前而更嚮往有一寧靜之處可停留喘息。
濛濛的霧氣灑在臉上、浸在肌膚上的抽象感知讓人著迷,我追求在畫面中擁有夜晚寧靜感、薄薄霧氣與空氣感,使畫面能讓人深吸一口新鮮空氣,並將現實中不可見的抽象感受保留下來。描繪的主題多以生活所見雜草叢生,繁雜交錯中、多卑劣的環境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空間呼吸與生長,我將自身投射在特定植物於自然之生長關係,畫面整體氛圍是寧靜、安定、舒適,而描繪的卻是被霧霾籠罩在地底下、不需要陽光的植物,依此為自身主觀性的內在延伸,在這樣的矛盾下往前,生活無不是有這樣的感覺,因為焦慮、害怕,躊躇不前而更嚮往有一寧靜之處可停留喘息。
2020年11月21日14:30-16:00 開幕茶會
臺北書畫院 (免費參觀,入內需著襪)
開放時間:週三~週日 10:00~18:00(入場至17:00) 地址:臺北市中正區齊東街53巷11號 電話:02-23916737 捷運:忠孝新生站2號出口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 公車:忠孝新生站/214, 222, 226, 280, 290, 505, 642, 643 忠孝國小站/212, 232, 299, 605, 665 |
Copyright © 2008